在一個公開的空間分享了今天的心情,
因為用的是不能打中文的電腦,全文都用英文。
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回應,
卻是來糾正我英文。
其實被糾正沒啥,沒有大影響,
但像個小蒼蠅一樣,一直在心頭散不去纏繞一天後,
我還真得覺得不舒服。
於是,職業病發作,
忍不住想想,我到底在乎什麼?
說真的會在社交場合會糾正別人英文的人,真的都不是英語母語的人。
但不管他母語是啥,都有一種「我英文比你好」的姿態。
我不是不能被糾正,
但重點是,糾正者的姿態是什麼?
前一次被糾正的經驗,是約一兩個月前被糾正英文發音,
重點對方也有口音,
最好笑,他糾正我的那個單字是「client」(案主),
這個我天天在我的client面前說、天天在我同行圈圈裡說,
別說有沒有被糾正,根本沒有人聽不懂。
他的反應很有趣,聽到他聽不懂的字,
跟我核對後,她說,我發音錯誤,
然後說, “client, repeat after me!”
我很不爽,當然不願意回應他,
直接嗆他一句:所以你想幹嘛!
所以,是你有「好為人師」的需求,還是我有要「求教」的需求?
回到今天的訊息。
話說,就算這是開放的玻璃屋,但也算是我的家,這樣踏門入戶進來嚷嚷算啥?
我說,整個訊息,只看到破英文?
講難聽點,是我英文破還是你眼力差!
我以為那個公開的訊息裡面,我說了很重要的事情,是一種高興的分享,
但,你看到了啥?你看到我的情緒了嗎?
但你在乎的是什麼?
你在乎的是我的拼字!!
其他一概視而不見?
我的英文不會英文你這樣糾正就變好,
但少了你的糾正,我的英文一樣在進步。
諮商--有點向lean toward to counse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