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2014

Crazy Plan

 

度過了快樂的夏天,
一轉眼到秋天,才發現所有的計畫都擠在一起。

工作的正職是以結構家族治療學派為主Family-Based therapy,
這學派就起源在賓州,賓州也設了Certificate制度,
初階是完整三天+三年訓練,
然後通過州政府考試拿到 Family-based Certificate,
接下來就可以算是資深Family-Based therapist。
目前我已經完成三年訓練,
考試一年只有一次,設在三月。
但要參加考試前,受訓機構要求實務工作錄影帶考試,
但要參考錄影帶考試,受訓督導要求要上台個案報告,
Long Story short, 就是有三個火圈要跳才可以拿到證書(切)!

另外一個考試,則是歪打正著。
我其實只是單純報名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herapy(PCIT)訓練,
結果意外得到兼差工作,
但也同時被要求要拿到這學派的National Certificate。
第一階段是連續五個整天訓練,
第二階段是接完兩個完整案子(如果幸運的話約是三、四個月內),
加上另外兩天訓練,方可拿到National Certificate。目前完成但學派實務規定很嚴謹,
有特定步驟程序,連口語指導說明都得遵照手冊,
我很怕遺漏步驟、講錯說明,然後就搞砸。
更不用說,我隱約覺得上頭督導看我很不爽,
跟別人講話都熱情,但回應我多半都只有一兩句
希望,我除了跳過學派火圈,還能閃開督導火鞭。

至於賓州諮商師證照(PA Licensed Professional Counselor)分兩關,
一關是考試,
一關是兩年的實務督導。
去年已經先挑戰通過考試,
但第一年為了拿時數換督導,說真的還沒啥收穫,
唯一好處是督導簽時數很大方。
現在又換督導,卻得等他拿證照才起算,
同事都私傳他要求最苛刻,但給的指導也最多,
但真的有一好沒兩好,
只希望我明年年底前可以拿照。

拿完美國,
是不是也該拿拿台灣證照?

今年回台一次,
考題很對味,
攻下諮商師。

但我最本行的社工卻是最難的火圈,
事實上,這證照是所有學歷及經驗要求最低,
但因為最難預期,才讓我覺得是最難的火圈,
上述證照全都要求需要具備碩士學歷、半年到兩三年工作經驗,
但所有流程都是一步接一步,
穩札穩打就有希望,
社工師則是另外一回事。

但即使他再難,我也只剩兩次跳躍機會了(2015的二月或七月),
但安排回台考試除了要工作請假外,還有簽證問題,
所以算算,可能只剩明年二月。
要跳嗎?
這一定是最想不開的選擇,
但不跳,就沒了!
跳了,就代表
二月考社工師、三月Family-Based,
前後中間再穿插一個PCIT,
然後還要衝LPC時數。

這樣,我還有命嗎?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6/07/2014

Evernote WebClipper


Evernote 這軟體我使用至少超過兩三年了,
但是真的很難習慣他,
但要我退出不用,又捨不得,
如果是Chrome者的話,搭配Web Clipper,
就能把網頁的一段話、網頁中一段 or 整頁的文字、圖片整個丟到Evernote。

上兩句話,一整個就是宅男Tone,
但是,基本上就是按兩下、最多三下,就可以把資料丟去存檔,
接下來,不管你要在電腦、tablet、或者手機上都可以閱讀,
這不是便利又簡單的事情嗎?
想一想,你還在為了網頁上某份資料很好,然後把他存到書籤裡去嗎?
書籤裡,到底是你有興趣的那個訊息,
還連帶夾雜一堆網站的其他訊息?
又或者,想把網頁做標記(畫重點、寫筆記、圈特定段落、打馬賽克…),
實在都好好用…
首先,這裡有詳細的功能介紹,
片子有點長,但所有功能都示範一次。


如果,不喜歡阿多阿,
這有相較比較精簡的介紹,
但這影片有一陣子了,其實Evernote已經更新許多Webclipper功能,
但我想這影片還是很有參考價值。

話說!為啥我所有的部落格編寫軟體通通都沒辦法嵌入你水管影片?怒!!已解決)


對我來說,
即使網齡很久,
但發現不耐長段落閱讀的症頭越來越嚴重;
另外,其實逛網路以為開始一個網頁看訊息,
但常常又分心看到另外一個訊息,
就這樣一直開新網頁,
閱讀一直中斷。

使用這小小功能,
希望可以改善我的網路ADHD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Evernote helps you remember everything and get organized effortlessly. Download Evernote.

5/02/2014

迷路

 

[Updated]

 

一群人被分派到一個新島嶼去執行任務,
雖然每個人都是第一次蒞臨這個島,
不過由於與生俱來的能力“透視法” — 柏油鋪成的道路會自然浮現在眼前,
因此判斷任務的方向變得異常輕鬆,
只要利用透視法,就能抵達任務的所在地,除了Zowie。

Zowie與大夥不同,來自另一個國度,
透視法在他的老家並不風行,
在老家,他們是靠磁場來判斷方向,
但是在這個磁場混亂的島嶼,他的天賦一點也派不上用場,
缺乏視透、又無法利用自身天賦的Zowie,
跟著大家一起出任務的時,導致他常常在迷路,
不過他卻沒告訴任何人。

當Zowie自己一個人出任務時,
為了能夠達成任務,他只好另闢途徑。
他發現:這個島雖然磁場混亂,但還是有些規則可以依循,
白天可以利用太陽的東升西落,晚上可以利用星星來指引方位,
他還研究出利用動物走過的足跡與河水的流向來做定位和追蹤,
讓他能夠躲開一些風險,更安全更迅速地抵達目的地,
沒有了天賦的優勢,
他用自然的法則來記錄方位,找出的路徑,畫出專屬於自己的地圖。

與大夥一起出任務時,似乎比較輕鬆,只要跟隨大家的步腳就行。
不過Zowie卻不敢太放鬆,
因為缺少透視法的提醒,
如果不稍微留意,他常常會沒跟著大夥轉彎或是來不及躲避而撞上牆去,
這使得他即使身處人群裡,還是得分心去留意沿途的路況;
以致於大家邊走邊開心地在閒聊時,
他沒辦法很積極地融入,只能有一搭沒一搭的回應著,
這讓大家覺得Zowie似乎有點難以親近,漸漸跟他有了距離,
雖然沒有明講,但Zowie心裡明白。

在中途休息或晚上睡覺時,
大家會對著他說︰旅程這麼累,你要休息啊!放心啦!你可以撐過去的!
Zowie只能笑笑,繼續默默地記錄他的個人地圖。

在缺乏透視法的提醒下,
Zowie 除了得分心留意路況,
也因為看不到柏油路的起起伏伏,所以走路的姿勢顯得有點古怪,
一開始,大家還覺得有點奇怪,
久而久之,以為那是他的風格,也就慢慢見怪不怪。

當Zowie作為領隊,帶領幾個人一起出任務時,
隊友會對Zowie帶領的方式感到疑惑,Zowie看起來像是迷路了,
隊友們憑藉著透視法走在柏油道路上,
卻仍耐心等待著Zowie,給他時間跟上隊伍。
自然法並不是萬能的,當它失效時,
Zowie得在大家發現他走丟之前,趕快找到新方法回到隊伍,
大家不知道是 — 實際上他常常迷路,
也更不太清楚Zowie其實每分每秒都飽受著迷路的恐懼,
一份深埋心裡的極度恐懼。

雖然大家不了解Zowie的自然法則,
偶爾當Zowie透過他的自然法,發現比柏油路更短更安全的捷徑時,
有些隊友會二話不說地立刻追隨,
還有些好奇心重的隊友,在詢問完關於自然環境判斷法後,也加入他的行列,
當然,有些不能理解的人,在說完:「喔!這樣啊!」,
依舊繼續踏在他們熟悉的柏油路上。

事實上,Zowie不討厭出任務,
他也想念家鄉的老方法,
不過他更喜歡自己透過經驗找出的自然法。
跟著這一群人相處久了,
Zowie的透視本能也漸漸受誘發,隱約模糊地能看見柏油路,
只是,他對此法仍存有疑慮,
比如當島嶼在轉換時,透視法就會產生BUG,
隊友只能借助他透過經驗、透過自然環境判斷法,來指引方向。

島上也會碰見其他也在出任務的團體,
當併團一起行走時,
其他人看見Zowie顛簸走路的怪姿,免不了會多瞧兩眼,也私下耳語著他的怪異。
有時整團不得不停下來等待他時,
別團的人(也許本團的人也有)就忍不住開始抱怨了,
「我告訴你,他根本就不會透視法、沒有方向感,不懂為啥要讓他進任務團?」
一位團員說道。

其實,這些具有透視天賦的人並不知道,
有不少人在這個大團體的相處薰陶下,也和Zowie一樣多少懂了點透視法,
有的甚至還完全精通,
只是有個大家都知道卻沒人理睬的秘密是:
透視法其實只在這群人的家鄉和這個島有用,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則是完全失效。

4/22/2014

上榜

 

在105落日前,
我的名字終於出現在國考榜單上。

原來死背既不是我強項,也非讓我上榜的方式,
考前沒多少時間唸書,
事實上考試實在太難捉摸(就是有讀發現分數居然和猜猜看一樣),
那我為啥要努力?

總之,就是帶著「考核這幾年在美國的工作經驗+以中文呈現」的心態應考,
加上好運(這個我向來沒有),
居然就上榜了。
之前美國學歷返台的各種障礙、一度擔心回台沒舞台,
雖然沒有工作保障,但在履歷上有多一行字,
突然覺得返家路近一些了
(對!以前覺得這些教授設的障礙讓我覺得返家路迢迢)

 

在一個同類型的小團體,分享了心得,
貼過來留念一下!

************************************************************************************************

回台報考文件

首先,考選部不負責審查的部分,
他們都是找相關領域的教授或實務的人來審,
因為我之前社工資歷認證經驗是如此,
也聽聞朋友跟台灣的諮商大教授討論審核過程,
所以問考選部的人沒用。

首先,我要大推Chia-Hsuan的之前的分享,
那篇其實多數重點都點到了,
但因為過程中牽扯到許多名詞,
會很讓人抓狂,
但有問題回去對他文件,發現他用字都是正確的。

我這邊就針對我的一些經驗分享。

1. 實習文件

我的是在校600多小時,畢業後拿一年OPT的來認證。
兩個機構都是我寫了 'VERIFICATION of SUPERVISED INTERNSHIP'
然後用機構信紙,找督導簽名,信封請督導彌封簽名。

因為駐外單位無法對私文書驗證,可能會要求督導簽名必須有公證人在場簽名,
為免去這步驟,我提議彌封,紐約和芝加哥兩駐外單位都同意,
所以彌封是最簡單的方法。

至於實習文件的內容寫法我覺得沒有特定,
但一定要寫到一些要點(我都盡量用以下資料的用詞)

這部分請參考:
a) 法規對於實習要求的說明
b) 考試報名表裡面有個實習表格

其中不外乎:實習機構、實習起迄日、督導、督導資格、實習內容。

2. 課程證明

雖然我頗有信心四大學群課程我都有修齊,
但未避免被沒長眼的審核人刷下來(有真實案例)&之後補一堆文件,
我的作法是直接列表,依照四大群把我修課課名寫上,
並附上所有課綱(對!我就把百來頁的文件給他寄過去了.....)

3. 驗證、公證

參考網路上所有資料,發現有些人誤用這些字眼,
我已經忘了當初看到的定義,但大概可歸類為:

a) 驗證:

是查證這個文件是否屬實,目前國外開出的文件,都是要經過駐外來驗證。
例如:學歷驗證(查證是否該校為台灣承認學歷、是否真為該校所發的畢業證書)
私文書驗證(這個部分如上所說,因為駐外沒辦法查驗私人機構,所以只能請公證人開具公證書,證明文件簽署在其公證之下,一旦公證人公證後,駐外才能驗證其文件為真)

b) 公證:

且不論台灣公證的多種功能(結婚...),單純就我們留美文件來說明。
這裡公證多半指得是:簽署為真、正/副(含譯)本為真。
所以畢業證書送驗證時,無須把畢業證書正本寄出,
只需把「已公證的影本」寄去驗證(這個拿去UPS,跟他說你要公證他就知道了)。
另一種是經駐外單位已驗證完的英文文本,要找台灣的公證人確認中文譯本與英文沒有差異,
這個可以找法院公證處或者私人公證人,但法院應該比較便宜些,
雖然有的駐外的網站說他們也做譯本公證,
但是大家寄送文件前最好去電問清楚,
我寄送文件前,紐約駐外電話壞一週,我寄去後他們才跟我說沒在辦這業務了(翻桌)。

而台灣法院的公證是本人不用到現場,需到現場的是翻譯人,
記得帶本人ID(證明中英文名字相符),還有翻譯人的ID。
其實網路上的經驗分享頗詳細,
我又打電話去士林和台北法院(在新店簡易庭)問更細節過程,
我發現他們都頗耐心回答
(有些書記官可回答,有些要公證人親自回答,看問題內容)。
我的作法是,我在美國翻譯好文件,請台灣懂英文的朋友偽裝翻譯人,
記得列印譯本即可,然後帶電子檔去現場修改,
最後版本經翻譯人簽章,公證人蓋章。

報考資料中,需要學歷、成績單、實習文件,

個人經驗是,
駐外單位驗證,
回台灣法院公證譯本這樣最方便,
理由是駐外對於公證譯本規定很多不符合常理,而他們公證一份就是15鎂(?),
也許實習認證只需要一份,但是未來只要回台求職就是需要N份的畢業證書和成績單,
在地方法院認證只要是五份以下就是750,
當然這前提是台灣要有會英文的親友幫忙跑這事。
整個文件準備過程就是灑錢、灑心力,
光上述三點,還有很多細節心酸沒寫,
不過,若若搞清楚各關卡目的和設計,其實就是一關關跑,
當文件全備齊時,我並沒有被刁難,直接就是公文書證明可應考,
另外建議最好預留三、四個月來處理這些文件(這還是沒有時間GAP的抓法)。

 

 

************************************************************************************************

回台應考戰略分析

我不知道這篇值不值得參考,
不過考慮拋磚引玉,所以先寫下來給大家參考一下。

我報考和準備考試期間人都在美國,考前幾天才回到台灣。
所以資訊相對不充足,
從台灣買書的運費和書錢讓荷包瘦了不少。
其實多數的概念,靠網路找得到(找不到中文就看英文),
不過說真的,我書買了,絕大部分都沒翻開、更別說詳讀(那你還來分享!翻桌!)。

所以,我想講講在美國讀書、考完NCE、有工作經驗的背景,

來準備台灣刁鑽考試的優劣勢好了。

優勢--

1. 諮商理論

我一年內才考過NCE,所以有些理論概念還算記憶猶新,
看台灣考題時,有時會霧薩薩,但若有附上英文人名或名詞發現就有猜的線索XD

所以準備台灣考試可能要讀得更深入,選擇題會出現很細節的理論概念

2. 診斷與處遇

美國實務工作天天都在講Dx,Mood/ADHD/青少年診斷天天都在溫故知新
如果你的工作又常接觸D/A, Personality D/O, Psychosis那考試很有優勢
通常常接觸這些Dx,針對該診斷較有效的治療法會瞭解,考申論題頗有幫助(如邊緣、自殺用DBT)

但基本的各認知理論、目前顯學理論,基本分數應該是可以拿下的
小提醒:考試會考腦神經等、流行病學等記憶考題,所以如果記憶力好就拼吧!記憶力像我一樣不好的就丟骰子囉!

小提醒: 壓力考不少

3.評估

開案評估、各次專業評估(自殺、couple等等)、MSE實務常做,
寫選擇很順手、寫申論就把平常開案經驗寫一寫XD

4.實務

美國實務界大家超怕被告,所以機構三不五時的倫理提醒還頗有用,
我又超幸運工作上機構主管和在職訓練常討論兩難議題,
熟悉ACA倫理手則也很有用,

小提醒:很多小tricky問題,答題要小心

5. 團體

若你當年修團體時是用Yalom那本原文書,那概念你幾乎都有了,
不過很多狀況題很tricky,我這一科大敗,
小提醒:據說很多考題都是直接照翻譯剪下直接考,若當初能把中文版快速翻過應該投資效益會很好

劣勢:

1. 心理測驗

就統計來說不是太難、題數也還好,
但很愛考信、效度的各種效應,還有台灣愛用的衡鑑測驗要多加熟悉。

郭玉生那本書太舊找不到,我用黃政昌。心理評估:在諮商中的應用。台北:雙葉。ISBN:9789867433992。這本書是參考歷年考題把要背的資料寫成書,但說真的作者中文廢話很多且引用的英文詞彙很怪,唸書時要耐性子,但對於快速熟悉信效度、台灣測驗還OK。

心理衡鑑是我花最多時間準備的,但就選擇題部分讀書前後並沒有差異,還是我pretest 猜題準確度高,不確定是考題沒有鑑別力。

2. 校園議題/三級

必考、必考、必考…….

3. 生涯輔導

我上職涯這科時,老師是Holland繼承人,只教這個學理,
NCE的Rosenthal 那本是把各職涯理論都大概提一下,
但是考題很愛考「發展」的部分….

4. 寫中文

1) 如果念不下書,那就練習寫中文!一來是中文可能忘不少、寫得慢,寫不順手超想用英打時,心情就暴躁!

2)就算你中文沒忘多少,我發現考卷的行距比我們一般的手寫size還大,所以可能會因為要放大字體配合行距,字體就很奇怪。

3)考試規定用0.4~0.7(?)的筆,習慣美國粗粗筆的,要轉換

4)習慣應答技巧,不過我覺得跟美國的「主題句、支持句、舉例說明」的段落結構很像。

我還不知道我分數,
但寫考題時,覺得美國的工作經驗寫申論題好好用
(焦慮診斷的五種、憂鬱自殺、倫理界線….),
另外我超級幸運,我美國三年工作全都是結構家族,考題就考家族治療….

前人提到而我少有的運氣,我想上天這一次加倍給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