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5落日前,
我的名字終於出現在國考榜單上。
原來死背既不是我強項,也非讓我上榜的方式,
考前沒多少時間唸書,
事實上考試實在太難捉摸(就是有讀發現分數居然和猜猜看一樣),
那我為啥要努力?
總之,就是帶著「考核這幾年在美國的工作經驗+以中文呈現」的心態應考,
加上好運(這個我向來沒有),
居然就上榜了。
之前美國學歷返台的各種障礙、一度擔心回台沒舞台,
雖然沒有工作保障,但在履歷上有多一行字,
突然覺得返家路近一些了
(對!以前覺得這些教授設的障礙讓我覺得返家路迢迢)
在一個同類型的小團體,分享了心得,
貼過來留念一下!
************************************************************************************************
回台報考文件
首先,考選部不負責審查的部分,
他們都是找相關領域的教授或實務的人來審,
因為我之前社工資歷認證經驗是如此,
也聽聞朋友跟台灣的諮商大教授討論審核過程,
所以問考選部的人沒用。
首先,我要大推Chia-Hsuan的之前的分享,
那篇其實多數重點都點到了,
但因為過程中牽扯到許多名詞,
會很讓人抓狂,
但有問題回去對他文件,發現他用字都是正確的。
我這邊就針對我的一些經驗分享。
1. 實習文件
我的是在校600多小時,畢業後拿一年OPT的來認證。
兩個機構都是我寫了 'VERIFICATION of SUPERVISED INTERNSHIP'
然後用機構信紙,找督導簽名,信封請督導彌封簽名。
因為駐外單位無法對私文書驗證,可能會要求督導簽名必須有公證人在場簽名,
為免去這步驟,我提議彌封,紐約和芝加哥兩駐外單位都同意,
所以彌封是最簡單的方法。
至於實習文件的內容寫法我覺得沒有特定,
但一定要寫到一些要點(我都盡量用以下資料的用詞)
這部分請參考:
a) 法規對於實習要求的說明
b) 考試報名表裡面有個實習表格
其中不外乎:實習機構、實習起迄日、督導、督導資格、實習內容。
2. 課程證明
雖然我頗有信心四大學群課程我都有修齊,
但未避免被沒長眼的審核人刷下來(有真實案例)&之後補一堆文件,
我的作法是直接列表,依照四大群把我修課課名寫上,
並附上所有課綱(對!我就把百來頁的文件給他寄過去了.....)
3. 驗證、公證
參考網路上所有資料,發現有些人誤用這些字眼,
我已經忘了當初看到的定義,但大概可歸類為:
a) 驗證:
是查證這個文件是否屬實,目前國外開出的文件,都是要經過駐外來驗證。
例如:學歷驗證(查證是否該校為台灣承認學歷、是否真為該校所發的畢業證書)
私文書驗證(這個部分如上所說,因為駐外沒辦法查驗私人機構,所以只能請公證人開具公證書,證明文件簽署在其公證之下,一旦公證人公證後,駐外才能驗證其文件為真)
b) 公證:
且不論台灣公證的多種功能(結婚...),單純就我們留美文件來說明。
這裡公證多半指得是:簽署為真、正/副(含譯)本為真。
所以畢業證書送驗證時,無須把畢業證書正本寄出,
只需把「已公證的影本」寄去驗證(這個拿去UPS,跟他說你要公證他就知道了)。
另一種是經駐外單位已驗證完的英文文本,要找台灣的公證人確認中文譯本與英文沒有差異,
這個可以找法院公證處或者私人公證人,但法院應該比較便宜些,
雖然有的駐外的網站說他們也做譯本公證,
但是大家寄送文件前最好去電問清楚,
我寄送文件前,紐約駐外電話壞一週,我寄去後他們才跟我說沒在辦這業務了(翻桌)。
而台灣法院的公證是本人不用到現場,需到現場的是翻譯人,
記得帶本人ID(證明中英文名字相符),還有翻譯人的ID。
其實網路上的經驗分享頗詳細,
我又打電話去士林和台北法院(在新店簡易庭)問更細節過程,
我發現他們都頗耐心回答
(有些書記官可回答,有些要公證人親自回答,看問題內容)。
我的作法是,我在美國翻譯好文件,請台灣懂英文的朋友偽裝翻譯人,
記得列印譯本即可,然後帶電子檔去現場修改,
最後版本經翻譯人簽章,公證人蓋章。
報考資料中,需要學歷、成績單、實習文件,
個人經驗是,
駐外單位驗證,
回台灣法院公證譯本這樣最方便,
理由是駐外對於公證譯本規定很多不符合常理,而他們公證一份就是15鎂(?),
也許實習認證只需要一份,但是未來只要回台求職就是需要N份的畢業證書和成績單,
在地方法院認證只要是五份以下就是750,
當然這前提是台灣要有會英文的親友幫忙跑這事。
整個文件準備過程就是灑錢、灑心力,
光上述三點,還有很多細節心酸沒寫,
不過,若若搞清楚各關卡目的和設計,其實就是一關關跑,
當文件全備齊時,我並沒有被刁難,直接就是公文書證明可應考,
另外建議最好預留三、四個月來處理這些文件(這還是沒有時間GAP的抓法)。
************************************************************************************************
回台應考戰略分析
我不知道這篇值不值得參考,
不過考慮拋磚引玉,所以先寫下來給大家參考一下。
我報考和準備考試期間人都在美國,考前幾天才回到台灣。
所以資訊相對不充足,
從台灣買書的運費和書錢讓荷包瘦了不少。
其實多數的概念,靠網路找得到(找不到中文就看英文),
不過說真的,我書買了,絕大部分都沒翻開、更別說詳讀(那你還來分享!翻桌!)。
所以,我想講講在美國讀書、考完NCE、有工作經驗的背景,
來準備台灣刁鑽考試的優劣勢好了。
優勢--
1. 諮商理論
我一年內才考過NCE,所以有些理論概念還算記憶猶新,
看台灣考題時,有時會霧薩薩,但若有附上英文人名或名詞發現就有猜的線索XD
所以準備台灣考試可能要讀得更深入,選擇題會出現很細節的理論概念
2. 診斷與處遇
美國實務工作天天都在講Dx,Mood/ADHD/青少年診斷天天都在溫故知新
如果你的工作又常接觸D/A, Personality D/O, Psychosis那考試很有優勢
通常常接觸這些Dx,針對該診斷較有效的治療法會瞭解,考申論題頗有幫助(如邊緣、自殺用DBT)
但基本的各認知理論、目前顯學理論,基本分數應該是可以拿下的
小提醒:考試會考腦神經等、流行病學等記憶考題,所以如果記憶力好就拼吧!記憶力像我一樣不好的就丟骰子囉!
小提醒: 壓力考不少
3.評估
開案評估、各次專業評估(自殺、couple等等)、MSE實務常做,
寫選擇很順手、寫申論就把平常開案經驗寫一寫XD
4.實務
美國實務界大家超怕被告,所以機構三不五時的倫理提醒還頗有用,
我又超幸運工作上機構主管和在職訓練常討論兩難議題,
熟悉ACA倫理手則也很有用,
小提醒:很多小tricky問題,答題要小心
5. 團體
若你當年修團體時是用Yalom那本原文書,那概念你幾乎都有了,
不過很多狀況題很tricky,我這一科大敗,
小提醒:據說很多考題都是直接照翻譯剪下直接考,若當初能把中文版快速翻過應該投資效益會很好
劣勢:
1. 心理測驗
就統計來說不是太難、題數也還好,
但很愛考信、效度的各種效應,還有台灣愛用的衡鑑測驗要多加熟悉。
郭玉生那本書太舊找不到,我用黃政昌。心理評估:在諮商中的應用。台北:雙葉。ISBN:9789867433992。這本書是參考歷年考題把要背的資料寫成書,但說真的作者中文廢話很多且引用的英文詞彙很怪,唸書時要耐性子,但對於快速熟悉信效度、台灣測驗還OK。
心理衡鑑是我花最多時間準備的,但就選擇題部分讀書前後並沒有差異,還是我pretest 猜題準確度高,不確定是考題沒有鑑別力。
2. 校園議題/三級
必考、必考、必考…….
3. 生涯輔導
我上職涯這科時,老師是Holland繼承人,只教這個學理,
NCE的Rosenthal 那本是把各職涯理論都大概提一下,
但是考題很愛考「發展」的部分….
4. 寫中文
1) 如果念不下書,那就練習寫中文!一來是中文可能忘不少、寫得慢,寫不順手超想用英打時,心情就暴躁!
2)就算你中文沒忘多少,我發現考卷的行距比我們一般的手寫size還大,所以可能會因為要放大字體配合行距,字體就很奇怪。
3)考試規定用0.4~0.7(?)的筆,習慣美國粗粗筆的,要轉換
4)習慣應答技巧,不過我覺得跟美國的「主題句、支持句、舉例說明」的段落結構很像。
我還不知道我分數,
但寫考題時,覺得美國的工作經驗寫申論題好好用
(焦慮診斷的五種、憂鬱自殺、倫理界線….),
另外我超級幸運,我美國三年工作全都是結構家族,考題就考家族治療….
前人提到而我少有的運氣,我想上天這一次加倍給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