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2014

Crazy Plan

 

度過了快樂的夏天,
一轉眼到秋天,才發現所有的計畫都擠在一起。

工作的正職是以結構家族治療學派為主Family-Based therapy,
這學派就起源在賓州,賓州也設了Certificate制度,
初階是完整三天+三年訓練,
然後通過州政府考試拿到 Family-based Certificate,
接下來就可以算是資深Family-Based therapist。
目前我已經完成三年訓練,
考試一年只有一次,設在三月。
但要參加考試前,受訓機構要求實務工作錄影帶考試,
但要參考錄影帶考試,受訓督導要求要上台個案報告,
Long Story short, 就是有三個火圈要跳才可以拿到證書(切)!

另外一個考試,則是歪打正著。
我其實只是單純報名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herapy(PCIT)訓練,
結果意外得到兼差工作,
但也同時被要求要拿到這學派的National Certificate。
第一階段是連續五個整天訓練,
第二階段是接完兩個完整案子(如果幸運的話約是三、四個月內),
加上另外兩天訓練,方可拿到National Certificate。目前完成但學派實務規定很嚴謹,
有特定步驟程序,連口語指導說明都得遵照手冊,
我很怕遺漏步驟、講錯說明,然後就搞砸。
更不用說,我隱約覺得上頭督導看我很不爽,
跟別人講話都熱情,但回應我多半都只有一兩句
希望,我除了跳過學派火圈,還能閃開督導火鞭。

至於賓州諮商師證照(PA Licensed Professional Counselor)分兩關,
一關是考試,
一關是兩年的實務督導。
去年已經先挑戰通過考試,
但第一年為了拿時數換督導,說真的還沒啥收穫,
唯一好處是督導簽時數很大方。
現在又換督導,卻得等他拿證照才起算,
同事都私傳他要求最苛刻,但給的指導也最多,
但真的有一好沒兩好,
只希望我明年年底前可以拿照。

拿完美國,
是不是也該拿拿台灣證照?

今年回台一次,
考題很對味,
攻下諮商師。

但我最本行的社工卻是最難的火圈,
事實上,這證照是所有學歷及經驗要求最低,
但因為最難預期,才讓我覺得是最難的火圈,
上述證照全都要求需要具備碩士學歷、半年到兩三年工作經驗,
但所有流程都是一步接一步,
穩札穩打就有希望,
社工師則是另外一回事。

但即使他再難,我也只剩兩次跳躍機會了(2015的二月或七月),
但安排回台考試除了要工作請假外,還有簽證問題,
所以算算,可能只剩明年二月。
要跳嗎?
這一定是最想不開的選擇,
但不跳,就沒了!
跳了,就代表
二月考社工師、三月Family-Based,
前後中間再穿插一個PCIT,
然後還要衝LPC時數。

這樣,我還有命嗎?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