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督導怎麼正增強,
有時只是等待個案的一個回應。
我還是習慣會把美國人--即使是個案--的誇獎都(至少)打個八折,
不過最近收到越來越多有evidence-based的正向回饋。
首先,
近來的個案都跟我反應他們懂我的英文,
甚至在初次接案session結束後,就告訴我,他們不認為溝通有問題,
而我也發現,個案用正確語法重複我的問題的機會越來越少,
對於我的回應內容,鮮少要求我再次的說明。
而我也發現,我的個案似乎都很習慣進到諮商室後,
他們自動就開始他們那週想講的主題。
那個姿態很像是傾身靠向
諮商--有點向lean toward to counseling
(真糟糕!用英文用中文我發現我都沒辦法說出我腦海中的畫面)。
當他們有選擇權可以自己挑選,並每次開啟一個話題,
代表在會談之前,他們多數想過他們想談什麼,
在上次會談之後,他們有思考哪個東西是對他們來說很重要。
最近,我也會不斷和個案確認,他們對自己狀況、受助經驗的評估。
例如,當許多議題浮現時,他們可以選擇哪個最重要,
當我們在某一個話題工作一陣子後,我會再次確認這方向他們想要的嗎?
當問了幾次後,我的個案已經很自動的會在會談結束後,回饋他們對該次方向的想法。
今天,一個個案告訴我,
他喜歡我不斷reflect new perspectives,
他也告訴我,我另外一個很害羞的個案其實有Asian phobia,
但我是那個例外….
知道自己原來真的在發揮諮商的功能時,
覺得真的很有成就感,讓今天一整天整顆心都滿滿的!
PS:
今天寫這篇時,有種奇怪的感覺,
發現寫英文、寫中文同樣都沒辦法貼切表達我心裡想說的那個概念或感覺…
我知道我中文本來就不好,但太久沒寫中文文章,真的會有陌生感啊~
2 意見:
感覺...大環境給予你的回應很清楚的在告訴你應該留在哪裡發展了. Anyway, 我要說的是, you are doing so gooood! 害我有一種好像是自己也這麼棒的沾光的錯覺:P
丫丫!!好久不見囉!!
看著你過著多采多姿的生活
忍不住羨慕了起來
用力的學習 用力的生活
雖然繁忙 卻渾身充滿活力
已經是我遠離已久的生活
回台灣後找個時間到高雄玩玩吧
告訴我你的學習 你的經歷
我好想知道ㄛ~~~~
非常有趣的樣子呢~~~~
讓我分享一下你渾身散發的專業與活力吧!!
秀敏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