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戲,是我娛樂,
也是自我療癒的方式。
誠如一個朋友說的,不愛哭的他,唯一的釋放時間是看電影。
而我,耐心不足,對電影的熱切都沒那麼高,
但是很愛看舞台劇和一般的電視劇,特別是日劇。
我喜歡看人和人之間的互動,
還有人怎麼回應環境的方式。
情人間的距離,習慣的小動作,和家人間有差別,
走在路上和陌生人眼神交會,或是意外看見驚奇之物都眼神都不一樣,
有人心思百轉,眼神(不單單是眼珠啦!)也翻了好幾個表情。
(篤姬23集:家定將軍與篤姬對奕的對談。感謝網友鈷藍精心截圖)
這種對我來講都很殺,
如果又加上劇情,
即使只是一個小場景、小動作、沒有對話,
對我來說,一樣震撼。
從高中開始看舞台劇,
大學時期,身邊看舞台劇人還沒那麼多,
於是我一個總騎著小車衝到台中中山堂或中興堂看表演,
久了,發現我更自在一個人看戲。
喜歡看舞台劇、一看新齣日劇就會很容易上癮,
加上哭點很低,往往一哭一發不可收拾,
哭完明明很累,但我卻很喜歡哭完後通體舒暢的感覺,
為什麼,對於看戲如此費心神但我仍依舊熱衷的反應,我一直不解。
直到這一兩年,我突然間了解看戲對我有多重要。
我曾想過,究竟來到異地念靠嘴巴吃飯的領域到底值不值得?
下學期起連續四學期起,我就要接案,
我也是會惶恐語言能力不足的情況下,
是不是有什麼是我可以做,甚至可以勝過講母語的同儕?
我想,大概就是being a human being吧!
有時候,語言太容易,我們反而就忘了口語背後的許多訊息,
說話的語調、眼神、肩膀及肢體動作...,
這都是一個人的表達方式,
但我們可能因為對方說一種我們太熟悉的語言,
而忽略掉這個人也同時用其他的語言傳遞可能和口說完全相反的訊息。
人類的情感是共通的,
但生活經驗、文化差異、個人價值多少會侷限自己的視野,
於是,看戲劇是我認識人生最簡易、對我來說卻也是最舒服的方式。
大環境中的小人物又如何回應身處的時空,
每個人應都有自己的信念與堅持,
當然也可能面對許多無奈,還有千思百轉交構出來的情緒。
看戲的時候,有時就像站在out sider的立場看事情,
但因為又是透過劇中主角insider的體驗,
似又真實卻又綜觀。
有時,故事是用不同的語言或文化時空敘說和自己相同的生活,
也可能是同樣時空、但卻不一樣的生活經驗,
我跟劇中人物體驗人生,哭笑走完一段,
即使哭完身體疲憊,但心理狀態卻又是通體舒暢。
Being a human being真真切切去感受情緒,
就像在諮商室裡面,認真看待案主的人生,
也許,鈍於口語,但卻可更敏感去捕捉對方其他更細緻的敘說方式,
而這,不正也是我之前工作瓶頸的一個提升方式?
最近被殺到的眼神是在篤姬裡面演十二代家定將軍的堺 雅人,
故事設定他原是一個裝瘋賣傻的將軍,
但一次面對意外時,剎那間閃過的幾個表情非常生動,
大家有機會可以看看這齣戲
(當然啦!有幾集記得戴墨鏡,不然又要瞎了!哈!)。
(篤姬20集。感謝網友鈷藍精心截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