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2010

這半年的副修

最近比較有興趣的菜,都是台灣菜。

其實說台灣菜,我也不確定人家中國菜裡面有沒有,
但我就是很任性地認定這是台灣菜。

先是油飯,
我的作法是先炒後蒸。

不過說真的,美國的鍋鏟還真不適合台菜的「炒菜」,
隨便一翻就翻出鍋外,
然後每次也只能炒小小一份(好拉!我希望炒一次就可以一禮拜便當都做好咩!)

 

沒起念頭動手做前,都覺得油飯一定很難做,
查了一下食譜,發現並不難。
難的在於我對於糯米的不瞭解。

原來,糯米,真的只能放米料7/10的水。
一開始不放心,覺得食譜呼愣我,
所以偷偷加到8/10,然後出來就是水稀稀的油飯;
之後一次,放了很多料,
於是我心想,那這麼多料,水不用也要略微增加嗎?
果真,還是爛爛的油飯。

第三次煮,就上手了!

 

說真的,其實連炒料的時間都不長,
甚至我覺得比炒飯更簡單。

不要問我為啥有紅蘿蔔,
因為只有兩個原因:
一、我不知道要放啥料;
二、紅蘿蔔便宜!

 

如果你問我,自評如何?
首先,光是這個在米國吃不到,我的標準就可以放低很多,
再者,在怎樣,都是醬油類的菜色,就是台灣味,
所以,怎樣都好吃。

但是,至於要糯米Q、醬油炒醬味、香菇香、肉絲滑嫩,
等我回台取經吧!

 

延伸菜色:

三寶飯:就是精簡的八寶飯。

說真的,我從小到大還真沒吃過幾次八寶飯,
泰山八寶粥吃過一次,就被甜味嚇到,之後沒啥吃過。

但是喜酒宴會總是吃過甜糯米,
這個更是簡單,
我就是把紅棗、龍眼乾&糯米分別泡隔夜後,
連同枸杞就一起丟進電鍋裡蒸。
蒸完後,加談進去攪拌,完成上桌。

這部分沒有圖片,因為有兩次都拿去social了,
但我也才真正瞭解到,
不管我狂加了多少糖,
對美國人或印度人,甚至大陸人,全部都是平。淡。無。味。!!

是他們,還是我的味蕾壞了?

 

再來,還有炒米粉。

其實我很不會弄炒飯,
炒過一次米粉很失敗,
因為不會弄、平底淺鍋真的超難控制。

這次,學了阿基師,
米粉和炒料味道就容在一起了,
感覺還頗滿意。

啥?家常味?
呴!就跟你講等我回去跟我阿姨取經後,
我在來跟你說這事咩!

 

為啥炒米份,
因為我炒飯一直都炒很爛,
有一次還鬧了個笑話。

因為我實習都在黃昏(4-7pm),
所以只要有空檔,我每次都會自備便當,
也許我們覺得沒什麼,但對美國同學就很有什麼了。

首先,他們好像都很能接受,午餐晚餐不定時吃
(台灣人會不定時,但心理總會有「應該要吃飯」的念頭),
即使吃,也可以隨便吃,
餅乾加乳酪、花生、甚至使一包品客,
相較起來,我現在比較能習慣他們吃沙拉了!
畢竟前面幾項都只能算「零食」,而沙拉好歹是「正餐的前菜」,
而且沙拉有蔬菜、蛋白質(蛋 and/or cheese)、油脂(如果他們有加醬的話),
還有澱粉(如果有麵包或餅乾),算起來有正餐的營養。

至於對於我這台灣胃,沒有我最愛的水餃或湯麵,那也要吃熱呼呼的便當。
便當,當然就是熱過便當。
一熱,就有味道,加上我們打報告的地方都是沒有對外窗,
所以一盒便當人人香。

經過我半個學期的香味折磨後(相信我,熱過的食物就算不好吃也有香味),
同學已經很習慣每天都來問我:今天帶啥便當。

一次黃昏實習,在回答同學詢問後,我就去熱了便當,
那是我中午到中心後就放去冰的,
之後忙報告和接案,一直都沒去理會。

但,我都把兩個小冰箱都翻過來了,一整個就是沒有看到我的便當!!
什麼!我。便。當。不。見。了!!!

我不說,大家可能不知道,這件事對我來講有多震撼,
至少對我們所有實習生都很震撼。

那個冰箱在諮商中心的辦公室裡,
辦公室因為有個按紀錄,嚴禁非實習生、督導、研究生、主任、教授助教之外的人可以進入,
甚至是本所學生但本學期沒有修實習或已經修完實習課的人,也都不允許進入。
所以那裡進出都是諮商人,每張臉彼此都認得,
怎麼可能諮商人會偷便當!!!

所以,我第一反應是自我懷疑:「我中午真的有放便當嗎?」
坦白說,我真的開始懷疑中午放便當的那畫面是幻覺。

當我把這事件POST到FB上時,
一堆同學都有反應了,
有些人覺得很生氣,怎麼諮商人可以偷便當,
有些人覺得太好笑,因為太荒謬了。

由同學反應,就可以猜出當事人我可能有多震驚。
我更震驚和害怕的是(對!!其實我害怕多於震驚),
因為我那天帶了超難吃得炒飯,我超怕人家誤拿後又誤吃便當,
對我、對台菜印象恐怕是一輩子的陰影,
這可是多天大的事件啊!
各位看倌,您說是不是!

所以連忙在FB上宣告,
我願意煮好吃的菜,來交換換回我便當。

這下,更笑歪一堆米國同學了!

隔天,決定打算去跟職員提提這事,
但我還是覺得很恍惚,
於是我用mystery來形容這事(這字有難以理解的神秘事件之意),
不過,理智的資深職員下斷言了:「你沒有錯覺,肯定有人誤拿」。

兩小時候,果真有人來投案了,
原來是他女友(也是所上人)留了便當給他,正好放在我上面,
他以為女友幫他準備醬料外,也順道弄了米便當,
所以把便當帶回家後才發現。

那位,跟我某道歉,
其實,我只問了他,你!沒!吃!吧!

基於保密原則,沒人知道那是誰。
不過,我們所上也才幾個男實習生,加上工作人員,
這下猜猜樂就更有趣了!

4/17/2010

作夢都會笑

 

突然想到我今天凌晨的一個夢(對!白日夢)!
我雖然每晚都做很多夢,但是醒來從來不記得,
但這一個,真的是連醒來都在笑

夢裡,我在開車(可能是出去找房子吧!),
開車開到一半,彎進一個小巷子,
發現巷子一進去全都是小吃攤,
有滷味、有鹹酥機、春捲、雞排...
其實連整個街道根本就很雷同我們以前學校到逢甲路上的街道....

我一整個很興奮,
於是就跟我身旁的朋友說,「我。要。住。在。這。裡!」

 

然後就醒來了!一整個很爽!

4/16/2010

真是TMD精闢言論

 

大陸人(聽說是北大生)寫得「台灣人為什麼不接受一國兩制

我身邊只有不碰觸兩岸敏感話題的大陸人,
沒有遇過一個理性思考說出大陸台灣不同的大陸人!

這篇,真他媽妙!

其中一段寫到:
很多大陆人缺乏对民主政治的最起码的常识,缺乏对台湾的最起码的了解,
但他们却硬是以为他们什么都懂了,都自以为看透了台湾,看透了民主,
还经常煞有介事地评论台湾的政经问题如何如何,自我感觉好得要命。
这种莫名其妙的虚妄的自信实在令人瞠目。

 

我身邊的大陸人,其實對政治很冷感,
甚至對公共參與也很冷感
(台灣人對參加社團沒興趣,但是單位辦活動就會出現,
如果沒出現,大概是因為這個活動不夠刺激),
但是對於民主有認識的,實在沒遇過。

唯一遇過的是朋友的同事,一整個對於台灣民主感到驚嘆,
因為他們一群人對於大陸貪污的形容是:
「把所有官員排一排,隔一開槍還是會有漏掉」、
「陳水扁才貪七億(?)就被關,那也太不划算了吧!」
(這些人不是醫師就是學者,看太多他們職場上的貪污事件了)

我不怕告訴美國人,我們有個貪污的總統,
當他們都不太懂台灣大陸有啥不同時,
我只告訴他們,
「我們台灣是有法律可以把貪污的總統送進看守所接受審判的!
而且沒有動用武力,沒有流血!那大陸可以做到這點嗎?」

不論是美國同學,或是他們國家還有動亂的外籍生,
大家都說台灣很棒!

至於那個忘記祖先的偏激言論,
我只會淡淡的說,
「我祖先從大陸移民到台灣大概是兩百多年前的事情,就像美國歷史一樣久。」
「國共內戰後移民到台灣的人確實不少,但在目前台灣沒有過半!」

其實我覺得,我們講的不是政治,
我覺得更像是國家認同!但那篇文章狠精闢的一點是,
我們支持的不是民進黨,也不是國民黨,是民主制度!

我不覺得這是熱血,我只是想分享給我身邊周遭美國人或其他非華人,
我。從。哪。裡。來!

 

PS:不要問我TMD是啥!!

4/14/2010

團體報告

 

關於做團體報告,
像是雲霄飛車,心情常常上上下下!

是一種不尬意輸的感覺,事實上組員也沒有再跟我比啦!
但是在語言之外,
就分工,就實質內容,我一點都不想少做一點!

第一學期,都是獨立作業。

第二學期第一份報告,同學好像很忙,
但我熟主題但搞錯方向,扣除評分上台報告,
我負責丟Ideas和做實務演練,
同學負責組織還有寫成文字稿,
還好那發抖的聲音不列入評分,
但在實務演練看到大家驚奇的表情真的很爽,
其中的「大家」,包含我忙碌沒空和我rehearse的伙伴。

第三學期做的報告,也是和一個不想輸的同學合作,
不過,共同的目標都是不想輸別組;
和多數米國人不一樣,這是一個願意花大量時間心力,細緻化報告每一個環節的伙伴,
所以我們至少比別人花了三四倍的時間在弄討論(超享受的過程),
presentation後的評論,老師的讚賞就講了十分鐘!

上學期,有個橫跨整學期的報告,
但我既搞不清楚報告方向,也沒有時間可分心力給這報告,
一整個拖累小組,那學期,我對自我評價也很低…

這學期,報告沒挑到最想要的主題,
也和完全不認識的—一個感覺超樂天,但也很行動派的—同學合作;
他對於我對於主題、架構、方向居然都全盤接受(不過我也還頗有信心啦!),
甚至就內容開始補充,
我挑article research,他就負責讀大綱篩文章,
當我摘要進度,他就開始找videos,
我說我負責講故事,她說他負責回應大眾突如其來的問題…
有沒有這麼美好啊?

Well…we’ll see very soon.
Cross your fingers for me.

希望這會是一個出色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