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2011

Suffering and/or Leraning of Hunting A Job.

 

找工作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好幾次我都好想把頭拿去擂牆,
還好沒做,不然我家牆面應該很多窟窿。

對於一些職場的名詞還霧薩薩,
例如,EOE代表equal of employment,代表沒有就業歧視(對我來說比較像口號就是了),
還有Act 33/34,查了一下是賓州的背景調查,包含賓州無犯罪紀錄&無兒虐紀錄。
FT&PT代表全職&兼職,
薪水有的是計時,有的半月發放,有的是月薪。

另外,我也得估算交通距離,
這是一個新的城市,偏偏這地區地理劃分有夠爛,

還在學習記方向、記路名,還有各行政區…

以上,Googel都可以幫你解決一切,
把相關資訊打進去,可以找到更多說明的訊息,
例如:EOE的法條所為何來。

Google也可以幫我從有限的資訊片段找出更詳細的參考資料。
例如,求職網上很多單位名稱是保密,且工作內容只有隻字片語,
透過一個郵遞區號+傳真號碼,有時就可以找出機構官網,
然後察看服務內容,並對照求才廣告零星資訊,
拼湊出他們的開缺水準與職務內容。

但,很多是GOOGLE沒辦法告訴你的,
例如:該職務在台灣相對應的工作是什麼,
又例如:薪水範圍。

有些工作就是很泛泛的名詞,
例如:residential adivsor,
我想說,安置業務我也有接觸,實在很想申請,
職務說明又像諮商人員,又是安置輔導員,
後來看了學歷要求是高中畢業,
但又多看了很多求職廣告後,
發現這應該是普遍性的職稱,而非某一家專屬。

還沒畢業前慶幸和朋友聊過美國找工作過程,
才知道面試過程不談薪水,
直到面試官同意雇用求職者,事後給聘書(offer)並載明薪資福利,
求職者才會知悉薪水。

雖說米國有許多網站提供薪水平均數,
但這就簽扯到資料來源,
誰會願意上網PO薪水(我認為薪水好的人),
誰會關注並回應這些訊息(SAMPLE的來源與特性)…
加上各網站對諮商薪水落差之大,
我實在不知該如何參酌這些數據。

另外,找工作時,美國實在很愛要求推薦人名單,
對於這點,我實在很頭痛,
首先,開口很難,
再者,名單難尋(我也只有學校老師和實習單位可以找啊),
三者,因為投一堆單位,但實在沒辦法跟推薦人說會有哪些單位聯絡他們。

只是,仔細研究官網,瞭解機構背景與職缺之後,
在研究過交通,
往往一天下來完成不了幾個申請。

當然,履歷投出去後(不管是email或機構官網線上申請),
絕大多數是石沈大海,
好一點的機構會有系統自動回復告訴你:我們收到申請了,
然後沒回應了。
再申請約20單位近30個職務中,

零零散散寫這麼一堆很痛苦的掙扎,
並不是為了說在米國求職有多苦。
反之,細看這些過程,

因為面對太多無知,會想要知道怎麼去解決困惑,
然後會發展出更多新的技巧或經驗,
當然,完成後的成就感很大。

所有面試官都問我一個問題:「所以你想留美國或回台灣?」
除了回答我還在評估中外,
我這麼樣告訴他,
身在一個不屬於我的文化下,缺少身為主流社會的特權,
也許常常要工作120分才會獲得80分的評價,
但是這是一個充滿機會的社會,努力,還是會有成果。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