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2012

[FBMH]120910

 

有時經過一個月的初期評估,
家庭問題常常是肇因於家庭關係,
然而家長會期待有一套適合運作的方法可供他們使用,
例如有效的獎懲制度。

但隨著處遇記續進行,
原本的方法可能有效、可能無效,
但間接帶出真正的核心問題。

於是我好奇,
這樣的繞道是必要的,
因為案家也許需要建立信心、尚未準備好接受問題評估,
也或許這樣的繞道是來自治療師本身的擔憂?

又如果,兩者答案都存在,
那麼該如何判斷是因為案家需求、抑或治療師自己需求。
即使是案家需求,他們需要繞道的原因是就是才是真的問題的核心?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