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較意識、最後終於可以描述一種自己原本很隱誨的反感情緒。
我實在很討厭那種偷人家智慧卻當成自己財產的人!
然後這種行為的表現,不是只有在論文寫作而已,
還包含拿人智慧卻享有成果的回饋。
我所謂的剽竊,不是單指行為上、學術定義上的剽竊,
而是一種把非自己原創的訊息的出處說得極含混,甚至刻意藏匿的態度。
第一個例子是,
一個朋友因為在美國生活一段日子,
經歷多些、認識人也多一些, 會常常分享訊息,
但當大家開始「歌頌」他的「博學」, 他也就坦然受之。
但其實時間久了,發現他資訊來源就是固定幾個管道,
當然不分享管道是一回事,
但是這些資訊並不是他逐一收集來,但卻表現得好像他自己的功勞。
另一個例子是,
某一個朋友發表對社會福利之高見:「社會福利,其實是一個國家對於生命的態度。」
雖說和那朋友不熟,但那言論的立論點其實比較像是一個學者或者政策工作者會說的話,
而直接服務的人說出如此高見, 似乎有點不符何其生活背景。
當然該人類似言論不止一次,不過我不知道他哪抄來的,
但他似乎也頗「大方」接受大家對於他「智慧之言」的讚美。
然而今天,我在另一個社工團體的page也看到那句話,
我更相信這話是源頭不是這兩方,
Google一下,是楊志良心有所感,引述瑞典婆婆講的話,
挖哩ㄌㄟ!反白按右鍵google一下有很難吧!
以上提到的兩個人都有碩士、甚至博士學歷,
我以為引用不是只有在學術論文,
還應該是在生活中的公開言論吧!
FB上一堆莫名其妙的pages,
每天都貼些「好文」,然後讓大家轉載,卻沒有載明出處,
我好奇這些Page建立者是不是有在賺人氣或流量,
這很不道德。
不過,我覺得和一般所謂的官方/非官方粉絲網頁不同,
粉絲網頁至少你知道是相關這個人的訊息,
或者都是和某一主題相關的,至少可以猜出這最初出處,
例如某某人語錄pages….
我不是論文道德魔人而還要求人家轉載引述還要APA格式,
我只是覺得,
當非原創時又容易造成人家誤解、或模糊原創出處,
但卻享有原創的回饋時,這是不道德的。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