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2008

大阪燒的啟示:Fredu的whatever燒

 

大阪燒?東京燒?傻傻的分不清楚,
所以以下通稱大阪燒!

 

昨天試做大阪燒
(事實上和大阪一點關係也沒有,他真正的名字應該叫做whatever燒),
因為網路死掉了,所以我完全沒法上網查食譜,

完全評感覺自己做,成果當然不佳。

 

不過,我自己在想,為啥突然做這道菜,
事實上,我是小睡片刻後突然餓醒,
醒來依稀記得我在夢裡想做whatever燒。

 

在腦袋裡搜尋一下,最近對大阪燒的接觸與印象,
時間由近至遠,應該是

1.作夢夢到自己要煎大阪燒

2.大概一個月前,看到有人寫的「不能結婚的男人」精闢戲評(台版爛翻譯是「熟男不結婚」),其中有描述阿部寬飾演桑野建築師煎大阪燒的歸毛的示範,而最後成品看起來好吃得不得了

3.出國前半年內,有兩次機會和L先生、堂妹shooin都約在台北民權西路站附近吃飯,兩次都經過大阪/東京燒的專賣店,但第一次因為我們太餓,不論瞎米燒應該都不能止飢,第二次經過時已經快到他們午休時間了,所以又作罷。

 

看到這篇文章編在「丫諮商室」,而不是編在「丫食堂」了嗎?
是的,我沒有編錯!
最近的最近準備期中考,
天天和Freud佛洛伊德、Adler阿德勒(心理學家)在一起約會,
以前我挺排斥Freud的所有心裡學都要和潛意識、性有關,
不過,當我腦袋完成搜尋「大阪燒記憶」的動作後,
我發現,我已經和Freud成為好朋友了(呴~不是sex那部分啦~)。

 

首先,F先生說所有的行為都是潛意識所影響,
所以

1.作夢:最經典的潛意識的具體行為

2.網上評論&桑野作大阪燒的執著:造成「大阪燒真好吃」、「大阪燒是很認真的食物」&「自己作應該也不難」等印象,並成為潛意識

3.兩次吃不到大阪燒:人格中ID(想吃)、ego(吃不飽、非營業時間)的衝突,所以啟動防衛機制「壓抑」,這樣的感覺雖然隨著時間看似淡化但卻成為潛意識。

 

隨著時間久遠,在昨天網路瀏覽其他留學生食譜時,
有閃過食譜中有出現「大阪燒」的字眼,
於是引發今天一連串的行為,
在ID(想吃、大阪燒好吃)、ego(判斷作起來可能不難)的拔河中,
防衛機制啟動「有選擇性吸收與模仿」的「認同」,
讓我完成了作出「whatever燒」。

 

我不是很確定以上分析是不是完全符合F先生的理論,
且其中還有很多粗糙的的分析,
不過,寫到這,
我想,週二期中考應該趴過沒問題,
另外,實在很想再額外交一份「whatever燒與潛意識分析」的報告給教授,
不曉得這樣可不可以學期分數再加分?
(呴~我又連結到另一種防衛機制「昇華」了)

 

但,真的慶幸,
還好這課本沒提到閹割情節!

 

 

PS:伸whatever燒照片?開玩笑!我怎能會拍「不佳」照!
PS2:關於「潛意識」、「防衛機制」介紹可點連結參考
PS3:有誰知道如何改這些編排啊?html語法似乎在我按enter就就認定我換段,自動幫我隔開行距,我知道是<P>語法的關係,不過要我一行行去改,很耗時間ㄋㄟ!—>(updated)我已經找到方法了,只要把enter改為shift+enter,排版一樣順眼啦~

2 意見:

匿名 提到...

哈哈哈
有喔有喔
有Freud上身的樣子

QQduck 提到...

念理論還算快樂,
只是考試靈活題頗多阿

一整個沮喪....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