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2008
Need Pi Gi Tai Lai
The worst is that
they usually come in the busy days.
Hope
Pi gi tai lai....
(the last sentence is chinese old saying but just written in Eng.)
my laptop is in repairing for the sencond time.
it will be a long time for me ro renew the blog.
I need cheap tickets to FL la~~
11/10/2008
冷
來美國前,大家都跟我說,
不要帶絲襪、不要帶衛生衣,
因為室內都有暖氣會讓你熱到只想穿短袖。
找房子時,大家都說,
記得找有附heater費的房間,那才省錢
因為用量很大。
不過,以上的基礎,全都假設在有個慷慨的房東,
我們宿舍太大,manager似乎很小氣,
只開個聊勝於無暖氣,
那個熱度是
把手放在出風口都不覺得太暖和、手離開5cm就沒有感覺的熱度,
覺得穿襪子踏在地毯上都覺得冰冰的。
之前搬進來時,覺得有落地窗真好,
但是如果這窗在冬天是面風向的話,那可就非常不好了。
我就不相信,怕冷、高度依賴heater的美國人可以接受這溫度,
看來,還要在去complain這heater了!
11/09/2008
殺不到
前陣子看完「沒有玫瑰的花店」(註1),
就算劇情棒透了,我還是不覺得香取慎吾有啥帥,
即使不少劇情的關係,要展露很殺的溫柔,
我還是沒被殺到。
同樣黝黑的皮膚,我比較愛織田裕二,
至少微笑的大嘴有陽光的味道。
最近在看「神探伽利略」(註2),
科學推理的劇情沒有太吸引我,
讓我會欲罷不能的是
看似不同個性卻是一樣本質的兩個主角曖昧的過程,
氣氛頗微妙。
之前有朋友迷福山雅治,
雖說十多年過去,他沒老太多,
但是這個調實在不是我的胃,
倒不如,演「不窘」的「藤木直人」…
唉~最近有帥哥的日劇可看嗎?
有誰要推一下來鼓舞深夜K書的遊子啊?
註1:這部實在有夠好看的啦!不是因為帥美的男女主角(至少不是我的胃),而是劇情常有出乎意料的轉折,那個轉折,不是是非正直的大好大壞的戲劇情節,但是是更貼近人性的灰色,至少我相信,人性沒有大黑大白,比較多的是灰色部分。
註2:我不認識柴崎幸,看這部前幾集時,我一直覺得他和「派遣員的品格」中那個天真嬌弱的女配角是同一人,至少當他生氣或使壞心時的表情很相像,大家覺得嗎?
11/06/2008
好的老師讓你上天堂,混的老師讓你去撞牆
我的理論老師,是個老先生,
相較於我那沈迷網路電腦的教授,
他上課是要看他滿滿手寫的小抄、
補充資料全都靠手寫寫在黑板上,
以上我都不會太驚訝。
最特別的是,他每堂課開始會把前堂理論範圍在課本的標題都寫出來,
一開始我有點愣住了,
怎麼,這老先生也學著搞老派沒創意,只會抄課本?
不過這都小事情!
學期之初,想說Frued本來就不太有趣的人(對我來說),
加上他補充了課本沒有的Adler的兒童諮商理論,
但第一次期中考後,
上個人中心理論,講了一小時(包含抄筆記20mins),
接著放諮商實境的教學影帶;
上完形理論,又只講一小時,接著又放影帶;
連行為治療,還是講不到一小時,又放影帶。
接著,上到我最喜歡的後現代理論時,
看著syllabus我以為他會概述完三個子學派,
結果敘事治療、社會建構一個字都沒提到外,
就連後現代最重要的後設精神都沒提到,
卻自以為很厲害的一直在講焦點解決,
然後一直balabala講焦點解決的理論問句「樣版」,
然後還自以為很熟悉這理論般,
在全班面前做起個案諮商演練,
可是我重頭到尾看不到Insoo最強調的正向觀點,
只看到他不斷在個案面前寫筆記、然後低頭看筆記問問題。
老娘有自信上這章節都上的比你好啦!
對!就用英文諮商跟你車拼也不怕啦!
因為不是我厲害,是你爛到爆!
到此,我已經快忍不住了。
難怪36人的班級,出席率只有2/3了,
其中包含絕不會蹺課的兩個外籍生!
這週,上現實治療法,
在他寫完類似阿拉伯文的英文版書後,
開頭就說,其實他對現實療法不太熟,
於是把幾個重要的概念概述之後,
是的,又開始放影片了,影片放完,就下課了。
三半小時的課程在他上不到兩小時後就下。課。了。!
馬的ㄌㄟ,超想翻桌的。
你這堂課我花了六萬塊之多來修課,只是來看影帶?
本來滿心期待,
期末會講到行為認知、女性主義、家族治療這幾個有趣的理論。
但聽到他對另一外籍生說:
「我生在美國、長在美國、在美國接受教育及工作,
我一點都沒有打算去國外,
所以你這個日本人為啥要來美國唸書。」
等等諸多歧視之後,
老娘一點都不期待他會有多懂系統觀點、平權主義來
告訴我啥是家庭動力、啥是賦權觀點。
他馬的!
原來時差是…
之前一直覺得換算時間很簡單,
Ohio這裡比台灣慢12小時,
所以大家白天,我這就晚上,
大家要睡覺了,我大概也要吃午餐了。
話說上週日和台灣的朋友正在MSN打屁,
突然話題一轉,
朋友說,都(凌晨)兩點了你還不睡喔,
我以為朋友在開玩笑,於是很認真的回他:
「少來,明明才一點!」
我倆都愣住了,經過無虛假驗證(因為我覺得朋友在呼嚨我)之後,
發現時差居然是13小時。
第一個反應就是google日光節約(<--按),
才發現從我申請學校、搭機到米國、在這裡生存,
過去半年對於Ohio的時間認知都是騙人的日光節約時間。
而到了11月的第一個週日,就會調加一小時回正常的時間。
這就解釋了之前我看時差資訊時,
提到台灣在+8時區,Ohio所屬的東部時間在-5時區,
之前覺得怎麼算都應該差13小時啊~
這會有答案了,因為我被騙了半年之多!
而現在科技實在好到不得了,
我的電腦、手機全都自己跳回非日光節約時間,
所以我在不知不覺中看似「賺到一小時」,
但所謂的不知不覺就是根本沒有賺到的感覺啦~
呴~~
但想到三月又要撥快一小時,
代表那天會少睡一小時,
倒是非常有感覺虧到了!
11/05/2008
文化適應 Acculturation
關於文化差異這件事情,
我不曉得大家怎麼看待的。
我的適應期
很多同學都會問我,我來多久了?
那似乎是一個代表適應期的指標。
不過,我認為早在準備出國這段期間,
就已經開始學習美國文化了
(當然好萊塢電影、電視影集則是更早的媒材)。
在留學討論區上,總有月經文,
其中一類則是關於文化觀點的,
譬如說:
推薦人名單該選修過比較多課程的助理教授,還是修過一堂的系主任來寫?
如果我大學成績不好,要不要在SOP裡說是因為社團太多的關係?
透過前人的回答,文件的用意其實很清楚,
「請讓我認識你是誰!」--特別是你的優勢能力。
照華人的謙虛文化,不斷以說自己不足處間接帶出自己強項
(如:因為明瞭自己在諮商理論的不足,所以希望繼續進修),
或者說了一個很長的故事之後,才說明因為這事件造成某項缺點,
不過米國人直率思考的大腦,應該參不透我大中華文化之深奧的,
與其浪費字數說缺點,
不如直接說「在XX活動/單位、活動中貢獻了啥」,
或說「貴校優秀,我有超強意願及能力,給我入學許可吧!」(註1),
只是小小的潤飾事件背後的正向意義與影響,內容大大不同,
例如:本來說因為參加太多活動造成成績很爛,
就可以改成,因為參加許多活動,所以學習到團體領導能力及與不同團體的溝通技巧。
畢竟一件事情總有很多觀點,無須造假,但可以有其他的闡述方式,
只請了跑單幫的編者幫忙潤稿。
最後的文件,可能不像名人傳記那樣偉大,
不過,那是很真實的自己。
過程很像是在練習改變思維去重新看待自己,
有點像是自我對話,與意義重建。
申請過程雖然繁瑣,但我頗享受在其中,
我看到自己面對文件的第一反應,
然後再詢問自己,我希望人家看到什麼、
如果我是米國人我會怎麼詮釋自己…。
過程像是啟動一個機制,
訓練自己練習在兩個文化中轉換。
欣賞差異
有時候不覺得那麼容易,
感謝身邊有些朋友超級耐心的與我分享他們的米國經驗。
其中,最重要的,
是他們從來就不會以「啊~米國人就這樣啦~」的口吻陳述文化差異,
他們多是連同頭尾源由都告訴我。
我想,所謂的文化,絕對不是單一原因所構成,
總有所謂多因子的背景組成,
而所謂的欣賞,則從理解開始。
當然,欣賞,和接受是不一樣等級(註1)。
文化差異的正向意義
受焦點訓練的老師影響我很深,特別是他看待事情的正向觀點--
所有學位都在台灣取得的確不利其在學術圈的發展,
因為豁然開朗,領悟到
不曾有過的少數族群經驗其帶來其最少成本體驗弱勢族群的心境,
在重新詮釋後帶來的正向意義。
求學時代的成績表現讓我們容易成為主流並享有優勢,
太容易取得資源、享受資訊的狀況下,
忽略弱勢族群對主流價值、資源的疏離感?
離開慣性的舒適區(comfort zone)、改變舊有模式,
幸運地有超nice的advisor包容與接納,
並修了他的多元諮商課程,
讓我在真實的體驗情境中觀察與重新架構原有的價值觀;
我嘗試去接受文化衝擊過程中,
「享受」順暢與失落的感覺。
3年之後,
希望對於存在與生活的必然性不那麼視為理所當然。
註1:我的SOP結論真的是這樣寫的。
註2:若說,有哪些部分我真的是指能理解而沒法接受的,應該就是「整個校園的飲水機全部都沒有提供熱水」,以及「所有的美國人進人家家裡都不脫鞋的、甚至進入我房間都直接穿鞋進入!」
11/04/2008
諮商筆記 11/01/08’
花太多心神在聽懂個案的語言內容,卻忽略了內容裡面透露的情感,
只要播出一小小注意力多傾聽個案的感受,抓住關鍵字,
Maybe I can feel I go with client.
Do more apprecitate what the client do,
then I will find
their belief about that issue and thier stength.
I do enjoy reviewing the counseling process through the transcript.
就像以前寫個案報告一樣,
如同透過one-way mirror看諮商,
雖然真實感太強烈,需要有強壯的心臟,
但我的確enjoy在自我檢視的過程、觀看諮商動力、
listen to the struggle of the client。
While I’m looking forward to eing the real counseling scene,
I’m also worried about the language barrier.
While doing the transcript,
I find the familiarity of being in the cousneling room--
just enjoy be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the client.
我忽略的完成一份報告可能所需的時間,
匆促交出一份很粗糙的報告,
當有點不好意思的向教授要求多一點improve the assingment時間時,
教授居然表示同理,並且肯定我近來的進步,
He said, “I’m pround of you”
Oh my god! 這話讓我說不出實情啊!
當然除了台灣外籍生的面子之外,我得更努力交出一份出色的報告,
但是我更清楚知道,交出一份重要的報告之前,
我自己必須enjoy在報告裡,
如果不能在寫報告時have fun,
我不相信教授批改作業也會對我的報告感興趣的。
I just wanna be worthy of the professor’s appre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