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這樣的症頭,
應該在台灣就有了吧!
只是在米國等級加遽罷了!
目前,我都是一個人住,
有一個大廚房和超大冰箱。
搬進來的第一天,我也就把冰箱給塞滿滿的,
離開住處最久的寒假之前,我冰箱仍有不少糧食,
另外,還有櫃子裡的乾物、乾糧、餅乾、罐頭,
還有各種茶包!
先不談冰箱,
從開始上班以來,我總有個抽屜放茶包、奶粉等飲品包,
在這裡,我有一櫃放這些。
然後還有一櫃放五穀雜糧,
白米、糙米、寬麵、麵線、米粉、義大利麵...。
有一櫃餅乾零食櫃,
約莫是兩種台式餅乾(因為貴又難買都很省著吃),兩種美超買的餅乾和零食。
還有一櫃是我的中藥櫃,
是的,我想辦法囤了一些中藥包、託人帶來了紅棗,枸杞,當歸,人蔘鬚...,
做菜、泡茶,或是做甜點都方便。
最後,還有一小小盒的紅豆、綠豆、薏仁等。
喔!對了,我還有一大箱的罐頭,
有玉米、義大利麵醬、咖哩醬...甚至,還有豆腐乳(買了就心安啊!)。
從我住處轉校園bus到我們所大樓,再轉車出去Town區大超市,
完全沒有交通費支出,
但這麼一來一往,其實交通時間耗掉不少,
而我也還要分配一下每次可以扛回來的重量,
還有常用食材消耗的狀況,來決定每次的採買清單。
雖然如此算計,我依舊把冰箱、食物櫃都給塞滿。
現實考量上,也許正是因為採買不易,
能吃的選擇不像台灣那麼多,所以很清楚自己要什麼,
所以有機會就囤購,或者加上畢業學生的愛心,
我不曾缺過食物,甚至該說,食物大爆滿。
就心理層面來說,
囤貨,對我來說有一種特別的意義。
滿滿的食物櫃,有一種穩定的力量,
彷彿告訴我,只要搞定吃的、只要我能自己料理,
和台灣的距離就沒有太遠,
我還有辦法獨力生活,
也有力量去面對課業的挑戰、生活的事項。
不過月底我就要搬家了,
半個月前,就開始進行清貨行動,
一來把過期但還OK(一個人住這是常例)的食物給吃完,
再者把那些吃重但頗好消耗的罐頭食品(如玉米)給出清,
然後,還可做些甜點....
冰箱清得差不多了,
接下來除了買些固定消耗的奶蛋肉和蔬菜,
我想我靠這些活到月底都不是問題吧!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