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個月前,在學姐推薦及穿針引線下,
我們就和在地的美國朋友Lori約好要一起去美國國慶日表演,
據說有音樂會,也有煙火表演。
一開始誤會整個活動的流程是,
先是野餐,然後躺在草地上、音樂伴隨著,
然後仰望天空看煙火,
後來發現是同一地點、依序而非同時間的活動。
這一週,每晚都有人違規偷放煙火,
每晚都是繃繃響,也就讓我更期待今天的活動。
特別是今天的咖都是很相處得來的朋友,
一整個心情愉悅。
(是的!我們順利甩掉幾隻不識趣又難伺候的朋友,心情好得不得了)
感謝Lori和他阿姨協助準備點心,
經驗老道地安排一切事宜(買票、帶路、安排行程、準備食物),
讓我們暨享受到野餐的輕鬆,
也不像多數人一樣還扛著食物、桌椅四處跑。
坦白說,我對管樂表演沒慧根,也沒太大沒興趣,
但是,這個活動最大意義不在於單純的音樂表演,
而是米國人過他們國慶大節日的方式,還有他們的生活。
這個樂團的所有團員平日都有自己的工作或參與的樂團,
僅僅在July 4th組成Blossom Festival Band一起演出,
從1964年,這個活動已經舉辦30多年了,
當中指揮、團員當然也更迭多代。
今天的指揮,從1989開始當聽眾、1999當指揮參與這活動至今經驗老道,
除了指揮的身份,
他還擔任speech演說,風趣介紹每一首曲子,
而他指揮時,更像演員肢體動作超豐富也很陶醉在整個樂曲。
其實我也不認識很多曲名裡的生字,
而其中除了美國國歌我最近聽過外,其他一概沒印象,
然而這些曲子似乎都是他們耳熟能詳的曲目,
感謝同行的米國朋友超貼心解說、再加上指揮幽默的介紹,
過程還算有趣。
到最後,甚至還有灑彩帶、鳴砲(現場不少人被這突來的驚喜嚇到),
當然就是美國國旗從空而降囉!
至於煙火表演的部分,還算OK啦(<--點Link看更多Videos)
不過坦白說,我們台灣人私下歸納這點台灣的煙火秀真的比較精彩:
不管是小時候在淡水河畔看國慶煙火秀,
還是幾年前雙和的花火節(我看的是第二屆),
還有澎湖五月彩虹橋的花火秀(這是我前幾年的遺珠之憾啊~),
都比這個更精彩就是。
不過話說回來,
和朋友一起去戶外走走(必要條件)、
而非是實際的表演精彩程度(充分要件)才是我此行的最大concern,
也因此,只要在一起,就很愉快了。
不過,我不曉得在台灣大家元旦升旗、看國慶日表演時,
會不會有那種:"This is Taiwan, the one I love"的深刻感動?
在現場、或是在回家路上和朋友的對話,
我知道他們很be pround of being American.
希望,我們也一樣有我們自我認同的驕傲。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