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2010

You’re Cute???…………!!!!

 

其實已經比較習慣在一整個空間裡面,
我是為的一亞洲人,
標準的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

在校園,頗正常,校園有外籍生,
但出了社區,買東西,很多人都會跟你來個How are you today?
有時也會跟收銀員哈拉兩句。

 

不過,在個案眼中,他們又是怎麼看待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我咧?

在機構,特別是我們單位主要以藥酒癮為主要服務項目
(說到這,大家不用替我擔心,我沒有安全疑慮!),
有些確實社經地位背景不高,接觸外國人機會可能少一點
(打這一句時,我一直在斟酌有沒有歧視意味,但就本意來說,無此意),
所以每次當我走進Lobby,
或者步出機構要回家時,
我知道,總是有一些眼神跟著。

我沒有害怕,只是好奇。
好奇,他們怎麼看外國人(基本上我一說話口音就露餡了咩!)!
又怎麼看待外國諮商師。

就像是,如果有一天,我們在台灣想要找諮商師,
你會接受一個剛學中文的外國諮商師跟你進行諮商嗎?
在開始談話前,你會不會有很多的好奇,好奇他為什麼要來台灣?
不太理解為什麼要到第二外語的國家去工作呢?
或者,因為陌生,整個很冷感?

我有合作順利的幾個個案,
我也有,沒開始或者第一回合就拒絕我的個案。
原因可能是語言、可能是文化、還有對陌生感到陌生…

 

不過,今天有一個很特別的經驗。

在我忙玩一天,要從A地趕到B地進行evening group時,
同事走進來了,這段對話裡有很多用詞我沒聽懂,
不過大概意思是:
他有個今天結案的個案看到我,說我很可愛(這樣轉述人家話還真不好意思!)。

我心想:
個案?哪一個?
我今天下午到大廳(註一)去的機會不過短短兩次都不到一分鐘,
我又沒在我們內部長廊看到我同事帶著個案,他哪個機會看到我?

同事解釋了,是當他在和櫃臺講話,我經過櫃臺後方的房間門口時他看到的。
可能有一點因為沒聽懂我同事針對細節的表達而對那個人的「描述」有誤解,
但我聽完,就是一整個驚嚇,心想:那泥?
同事笑了,跟我澄清,那是一個compliment(讚美),
這一說,我比較理解了,那是善意的,不是不好的,
而且,我同事也很高竿回他一刀:好啊!那繼續諮商吧(註二)!
這下可嚇壞了這個案。
所以大家也別擔心我會不會有啥危險(哈!想太多!)。

很妙的一個經驗!

 

註一:
和台灣諮商室不同的是,在台灣,很多時候諮商師share一個大辦公室,
然後個案來了帶去某一個諮商室,看機構大小,不過通常大家要輪流登記房間。
在美國,每一個諮商師都有自己的辦公室,
我們有個內部長廊,長廊兩側就是N個辦公室。
個案跟前台報到後,前台會打內線給諮商師,
然後我們再去大廳接個案,用識別證進入經過長廊,回到個人辦公室諮商,
註二:
很多藥酒癮的個案會被法院裁定要接受固定回合的(個別or團體or安置)諮商,
所以固定attend、沒有放棄的完成諮商其實要很大的毅力和掙扎,
一旦完成,很多人當然想趕快結束
(這不一定代表他們討厭諮商,但多是討厭被法院管),
所以當我同事這麼開他玩笑時,他一整個向是驚弓之鳥。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