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年,台灣親友最常問的Top 3之一的問題就是:
「你英文應該變很好了呴?」
這真的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什麼叫做好呢?
是要像英語母語的人有一樣的腔調嗎?
還是可以發表一篇專業演講?
還是日常生活對答如流?
或者,敢用英文交談?
而我只有多數狀況下還敢交談吧!
但語言真的沒那麼簡單啊!
就像我懂專業用語,
但換了一個州,大家習慣用語就不一樣,
例如,藥酒癮在Ohio縮寫D/A,但是大家口說時,還是整個發音drug and alcohol,
剛開始上班時,由於這工作的學理對我來說是新的,常常聽到很多名詞,
所以當同事督導講到DNA,我一直以為是這學理引用生物學概念,
代表家族中遺傳性的生理心理疾病,
聽久了,才知道他們講D and A=drug and alcohol。
又譬如,通報家暴事件我不是第一次,
但是只要提到過程,我就一整個痛苦的想死。
因為通報過程要說明暴力怎麼發生、過程發生哪些事情、誰&哪裡受傷、事後處理…,
我們中文用手打就有:打、搥、撞、拍、捏、推、敲、手劈…,
更別說這些字加上別的動詞組合成各種不同的動作有多複雜,
換成英文,我也厭倦了只能一語以蓋之。
以上,都是字典可以查到的,
還有查不到的。
曾經一個華人小孩問我,
「我很煩」英文怎麼說?
又譬如,「很窘耶!」該怎麼說?
又譬如,我們口語早就改過許多字的原意,
試問,哪本字典查得出
「你很機車耶」、「他很鳥說」。
真正去查字典的外國人恐怕就更困惑了吧!
所以下次再問我,「你很會講英文了呴?」
請先告訴我當形容詞用的機車和鳥怎麼說吧!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