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2013

家庭工作之隨想 (1) enmeshment 之一

 

隨記一些family-based工作的小想法。

一開始family-based工作,給我最震撼的字眼就是enmeshment。
那單字一開始對我是新字眼,
所以我查英文單字enmesh,
Webster Merriam定義為

to catch or entangle in or as if in meshes

 

Dictionary.com說:

to catch or involve in or as if in a net or snare; entangle

 

台灣翻譯眾多,包括:黏結型、網狀家庭、陷網狀態、混雜邊界、糾葛,
我比較傾向的是糾結。

 

查中文解釋,其中,曾慧嘉定義糾結為:

家庭成員之間之界線模糊,彼此之間能自由地侵入任何合一個次系統,造成過渡涉入彼此的生無,為一種限制個人自主性發展的家庭結構。

 

但單純的文字定,我隱約理解這概念,
而在觀察同事使用這字眼的情境,
發現他們提到的enmeshment,在台灣不是很普遍的狀況嗎?
為啥西方社會把這問題看得這麼「嚴重」。

他們對於年幼子女(包括嬰兒)和父母同房睡看成極大的界線問題,
覺得孩子從嬰兒時期就應該睡自己的房間,
怎麼可以睡到父母房?

當然父母幫子女出教育費用,或者讓年滿十八歲子女住家裡頗常見,
但是讓子女唸完高中或滿十八歲就要求搬出去的也不少見。
於是明明子女沒有工作或繼續就學,
沒有獨立技能且又很不能為自我負責,
父母若讓子女留在家裡,
則可能遭受批評父母太寵子女,缺乏界線。

聽到六名子女中的老二(實際上他家中的角色比較像是老大)說:
「為啥我要代替父母照顧弟妹,
照顧小孩是他們的責任,我可以幫忙,但應該被他們感謝,
但為啥我沒做卻要被他們罵?」

又聽到父母對祖父母說,
「這是我的小孩,你們可以關心他、愛他,
但是他犯了錯你時,你最不要涉入,幫他講情,
不然以後你就不要來探望他。

所以,我很不懂,為啥家庭成員可以這麼「殘酷」,
年長子女不就應該幫父母照顧家庭的嗎?
祖父母管教父母如何管教子女不是在稀鬆平常的嗎?

當然在華人家庭中,也會出以上的爭議,
但我們似乎認同子女應該適當協助父母,
也認同祖父母可以替代父母管教孫輩,
成年子女住在父母家,似乎都不是啥大問題,
為啥米國人搞得這麼嚴重?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