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2009

實習日誌0929/09': I know I know; I know I don't know

 

我想對LGBT的議題也越來越敏感,
敏感不在於對方式短髮或運動,我就認定是T;
更何況,在TP的分類實在太過刻意與狹隘,
不是所有人都照這定義才去學會愛人的,
那是自然而然的。

判斷,
在於那0.5秒剎那一瞬間的眼神與反應。

這個月,我中了兩次!

不過,若可以,敏感度還是要加強,
可以在那探索的之前,多一些體貼,
雖然詢問是最中立的一種方式。

I know I know.
I know I don't know.

 

不愛碰Dx,
雖然上這門課老師學得好,我也學得愉快,
但是,我實在不愛這類個案。

這裡和台灣不一樣的是,
診斷事件很平常的事情,
個案對於自己的服用藥品、效益與副作用都可以侃侃而談。

但是,我實在對這類個案沒輒,
或者說看到「疾病」沒輒。
但是,若以發展的觀點說,根本沒有normal & abnormal之分的話,
我是不是就可以繼續做案子呢?

再說,
接案兩週,接觸了三種以上的膚色,
不可否認,我確實因為膚色在緊張度上會有不一樣的表現,
how could I claim I treat clients with cultural fair?

我是不是曾有擔心,
某膚色個案或clients w/ Dx 說話我一定聽不懂,
是真不懂,還是心境上的自我畫線。

接案看單,連督導都說,不用怕就去嘗試,
不行我們就跟他機構拿資料,
不行還可轉Prac II或TF來接手,
而事實上,早有更專業的人在care & follow他,
目前並沒有危急狀況,
這樣well trained的個案,講到一半自動停下來讓我summarize,
不正是一個我可以多嘗試的機會嗎?

轉,是因為恐懼還是能力?
不轉,除了自私的多點實習經驗外,我有沒有什麼可以contribute的?

I know I know.
I know I don't know.

9/28/2009

實習日誌0928/09': CPS也是有Guts的

 

CPS (Counselor Practicum Student),我,
用爛爛的英文跟你談,
還夾雜尷尬心虛的語調,
以為你是我第一個intake個案,
所以我表現不好,
所以你沒辦法回答我的問題,
所以你的答案都是:No、I don't know、maybe...

督導說得妙:
「I don't mean she is stupid, but she don't know much.」
他的譬喻/開頭,實在很妙,
突然間,我釋懷一些自己的表現。

進諮商室前,我問督導,
should I stay or work on the issue she picked up last week?
Is it okay that I don't pay any attention to that topic?

督導又妙答:
I won't surprise that she keeps saying I don't know after you go through 500 questions.

督導這麼說,我依舊歸咎我要負部分的責任,
依然乖乖走完一大串的問題,
但這次,我嘗試sit back,試著把主權丟給他。
在go through thousand questions後,
我可以心安理得的宣稱:小姐!我盡力了!

實在不想跟他再這樣玩第三回合,
結束前10mins,我笑笑跟他說,我不玩了!
他以為他聽錯了,還非常困惑的問我:what!
於是我把球丟給他,告訴他,
小姐,下次,你發球!

似乎有點嚇到,不要以為我嫩草又語言不懂,
不要以為你年紀小可以啥都不負責任,
進了門,我們兩個都要一起努力的,
孩子,下次記得交作業喔!

9/24/2009

實習日誌0924/09': Sit back

 

Only when you sit back,
I can see the individual sitting in front of me
instead of the question sheet on my hand.

當我把intake form丟到一旁,
當我嘗試像昔日那樣和案主一開始的談話,
當我專注在我們對話中案主口語和非口語的訊息,
還有聆聽案主後我的關切,
語言,不再是我們的隔閡。

於是,第二天的intake 和開案會談,
很順暢。

即使在他人作業失誤下,我居然臨時在案主抵達中心才被通知有個案,
而我手上沒有any piece of client's file but her name only.
趁著櫃臺十分鐘的慌亂尋找file,
我告訴我自己:
To enjoy the counseling session
To hear what client says.

於是從session一開始案主不能自已的哭泣,
到最後,告訴我:
It's possible. I wanna try.
From her sincere smile and her insistence of working on our schedule,
I realize that I can do sth  after my feedback.

實習課,我完全聽不懂同儕案主近似murmur的self-talk,
『除了聽懂verbal expression,is there other message I can catch?』

 

其實,扣除口語中細節的細節,
我有機會更專注肢體、語調、語速...,
還有案主進展的狀態。
而當我給回饋時,看到所有同儕那種「啊~」、「對!」的反應,
我知道我可以嘗試和大家不一樣的路,
弱點,也是優勢!

 

如同,Dr. J回應我的,
無須專注那本該如此的弱勢,
而是回到溝通及人性的本質,
那麼,自然有屬於我的優勢!

9/23/2009

實習日誌0921/09': 你intake了嗎?

 

「你intake了嗎?」
這是最近在諮商辦公室跟所有夥伴的問候語。

是的!我已經開始實習了,
帶著興奮和緊張,還有慌亂,
我開始實。習。了!

 

10年前, 921那天也是我學校實習的第一天,
一搖,就延了一週。

10年後,一樣又是實習,
只不過先有一週半(其實不過就是三天共13小時待在諮商辦公室)暖身,
這次,我想延,卻一點機會也沒有。

原以為又是沒案的一天,
打算來趕趕團體的紀錄報告,
順便和我督導討論一下我的團體方案,
誰知,我漏查了檔案櫃,才發現督導hour結束後,
還有兩個intake個案等著我!

 

媽呀!誰來救我!
我一點當不相信美國仔的口頭禪:「you'll be fine」

因為在大學諮商室裡,
所以個案80%是大學生或在校生,
有些有需要來到中心,有些則是因為修課而被要求進行三次諮商「體驗」。

從以前當社工,我最不喜歡做的就是「沒意願」的個案,
我指的不是那些「非自願少年個案」(註),
而是來到諮商室不是因為需要,而是因為被要求。

當然實務上有很多有效的處理方式,
只是情感上,我不喜歡,
雖然我知道我可以區分我自己喜惡與諮商的角色,
不讓過多主觀因素介入諮商,
但,我就是不愛。

 

OK!回到我的「第一次」。

若要說最震撼,應該是挫折感。
我知道這樣的感受對於後面成長是不可或缺的,
但情緒上還是很low。

的確,我的挫折來自語言,
或者,更進一步來說,我生氣我自己為啥沒做好準備。

我早就知道初接案必定經歷一連串的評估問話,
要完成的評估項目早在學期開始就知道,
而我也知道我勢必會遇到語言上的障礙--因為那是必然的事實,
但我知道,影響程度可以減到最低,
例如:事先將所有可能使用的句子列出,
必要時針對同一個問題列出三四種陳述方式,
也許這會花去很多天的時間來準備,但不是不可能,
更何況,有了準備,
一:我不會因為慌張,而想不出任何問話
二:備稿過程,我自己也可以體驗不同的詢問方式自己的感受
三:可以減低intake像質詢的互動關係

我不是沒有優勢,
過去的工作經驗可以讓我蓋過語言的隔閡。
只是,I didn't well prepare myself for practicum.

intake要做的是,
building rapport,
orientate the client,
assessment client's status and potential risks,
help client to present their current problems

我不想讓別人(督導/同儕/案主)因為我有語言障礙,
就看不到我在諮商的能力,
想要人家看到我,
想要真的讓諮商過程對案主有幫助,
我得先為我自己負責,多努力些....

 

註:
「非自願少年個案」:我一直覺得,以前工作的少年,是高自願型的個案,
雖然在專業領域上大家老愛標籤這群案主,
也許他們是「非自願進入服務體系」,但是他們不一定缺乏意願被幫助,
once 可以找到當中的connect,順暢的工作過程不是不可能。

9/20/2009

文字空白,生活不空白

快一個月沒有寫任何東西了,
當中除了暑修結束、秋季班開始前,逍遙的放了一週假期後,
我就陷入了趕場地獄。

這學期的規劃:
兩門三學分課程,
個案和團體實習,
校園打工,
國際學生組織活動規劃。

因為以上,每週一到週五早上十點到晚上七點整個行事曆幾乎滿檔,
所以找時間寫作業、趕課程指定進度變得很需要智慧和定力

除了這之外,
還報名了招待其他國際學生計畫、
美國的host family計畫,
還有相關的諮商協會活動與演講;
我也希望自己把握學校各種演講與活動,例如每週播放的電影,
利用各項學術資源,免費的writing tutor, 還有圖書館資料庫,
還有很多休閒資源,體育館設施、每週末的午夜電影。

 

去年一年,因為語言、因為自己的膽怯,
其實錯失了很多機會,
只要一想到,在這裡的生活全部用「米金」計算,
就更想要大把的把成本給賺回來,
而我,不曉得這樣的規劃走不走得下去,
但是我想先試試。

相對的,沈澱下來寫日記的機會,
會因此增多或減少我也不知道。
但「寫字」是我很重要的沈澱過程,
我不希望因為一忙碌就延宕而遺忘,
因此,記錄的形式可能會改變,
但是希望最初承諾自己寫紀錄的初衷依舊。

過去空白一個月的紀錄,
有空,我就趕上,
沒空,那就讓我用照片抵一抵囉~
詳細的照片說明,就請看相簿內的註記囉!

 

Niagara Falls尼加拉的美國瀑布遊照片:

 

 

Kyrgyzstan吉爾吉斯坦(建議大家點一下這國家簡介)Sabina的聚餐

 

 

帶美國朋友逛亞洲超市&吃飲茶照片 

 

 

台灣同學會迎新&和幾個比較要好的台灣朋友合照

 

 

最近的新菜色

 

 

謎之聲:你是想拿一堆照片當網誌囉!
丫:對啊~這不就是所謂的有圖有真相嗎~!?
謎之聲:那文字呢?
丫:請回到標題!咕嚕咕嚕~(下沈潛水ing)